网站支持IPV6 | 无障碍阅读 | 适老化模式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党政动态 > 乡镇动态

位奇镇:“四级七天调解法” 破解基层治理“疙瘩串”

发表日期:2025-09-04 10:06 作者:陈辰
来源:甘肃山丹

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把矛盾化解在基层、风险消除在萌芽,位奇镇聚焦基层矛盾“小事拖大、大事拖炸”的治理痛点,大力推广应用“四级七天调解法”,通过分层分类处置、限时高效化解,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、消除在萌芽,为乡村治理注入“新动能”,绘就了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镇、矛盾不上交”的和谐画卷。

构建“四级”体系,织密矛盾“化解网”

位奇镇结合镇域17个村的人口规模、矛盾类型、地理分布特点,构建起“网格调解员—村级调委会—镇级调解中心—镇党委镇政府调解”四级矛盾化解体系,形成“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”的矛盾排查化解网络。

一级网格调解员由各村网格员、村民小组长担任,作为矛盾化解的“第一哨兵”,负责日常走访排查,对邻里口角、家庭琐事等“微矛盾”即时介入、当场调解,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首次调解,力争“小事当场了”;二级村级调委会由村“两委”干部、老党员、乡贤组成,针对网格调解员无法化解的邻里积怨等“小矛盾”,在2个工作日内进行第二次调解,确保“矛盾不出村”;三级镇级调解中心整合综治、司法、民政等部门力量,对村级调解宅基地纠纷、土地流转争议未果的矛盾,在2个工作日内开展联合调解,实现“大事不出镇”;四级镇党委镇政府则针对前三级无法解决的矛盾,发挥党委政府统筹调度作用,在2个工作日内综合研判、分类施策进行第四次集中调处化解。7日内完成专业化解,避免矛盾升级。

截至目前,全镇共配备镇村人民调解员58名、累计排查各类矛盾隐患380余起,实现了矛盾排查“无死角”、化解“无遗漏”。

严守“七天”时限,按下矛盾“化解键”

“矛盾化解不能等,越等越容易激化,‘七天时限’就是给调解工作上‘紧箍咒’,倒逼我们快速响应、高效处置。”位奇镇综治中心主任说。为确保矛盾“快接、快调、快结”,位奇镇为四级调解流程设定了明确的时间节点,形成“受理—分流—调解—反馈—回访”的闭环机制。

同时,镇综治中心建立“矛盾化解台账”,对每一起矛盾的受理时间、调解进度、结果反馈进行实时跟踪,对超期未结的任务进行“红黄牌”预警,确保“事事有回音、件件有着落”。今年以来,全镇通过“四级七天调解法”化解的矛盾纠纷,平均用时仅3.2天,化解成功率达98.6%,群众满意度超过95%。

融合“多元”力量,激活治理“新效能”

为让“四级七天调解法”更具生命力,位奇镇积极整合多元力量,为调解工作“添智赋能”。一方面,吸纳退休干部、老教师、致富带头人等“乡贤力量”加入调解队伍,发挥他们熟悉村情、威望高的优势,用“家常话”化解“心头结”。此外,位奇镇还将“四级七天调解法”与“积分制管理”相结合,对积极配合调解、主动化解矛盾的村民,给予积分奖励,可兑换生活用品,引导群众从“被动调解”向“主动和解”转变。在汪庄村,村民吴某因土地分配不明导致的土地纠纷争执多年,镇级调解中心联合司法所、该村调委会等多重力量,分别和当事人进行协商,这场长达八年的“讨地”纠纷最终解决,并成为镇里的“和解典范”。

如今,“四级七天调解法”已成为位奇镇基层治理的“金字招牌”,不仅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,更拉近了干群距离,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下一步,位奇镇将继续优化调解机制,探索“线上调解+线下回访”新模式,让矛盾化解更高效、更贴心,为乡村振兴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。


友情链接

主办: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: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

陇ICP备12000199号-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:6207250003
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