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支持IPV6 | 无障碍阅读 | 适老化模式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党政动态 > 部门动态

山丹:深耕“最后一公里” 织密织牢城乡居民养老“暖心网”

发表日期:2025-06-06 16:24 作者:何丽珊
来源:甘肃山丹

今年以来,山丹县社保中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将打通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试金石,锚定“便民、高效、廉洁、规范”服务宗旨,推动城乡居民 养老保险服务从“有没有”向“优不优”深度转型,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
一、政策直达:从“大水漫灌”到“精准滴灌”,筑牢惠民根基。针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专业性强、群众理解门槛高的痛点,山丹县社保中心经办人员深入剖析政策内核,将复杂的缴费档次、政府补贴、待遇计算等核心内容,转化为群众听得懂、算得清的“百姓语言”和“身边案例”。

二、流程再造:从“群众跑腿”到“数据代跑”,铺设高效快轨。以群众办事体验为标尺,对参保登记、资格认证、待遇申领、关系转移等高频事项进行全流程“解剖麻雀式”梳理。大力推行“一窗受理、集成服务、一次办结”模式,打破股室壁垒,实现内部流转无缝衔接。精简非必要证明材料,推行告知承诺制,最大限度压缩办理时限,实现“前台综合受理、后台分类审批、统一窗口出件”的闭环运行。强力推进“互联网+居保服务”。一方面,完善提升手机APP、网上服务大厅功能,实现查询、缴费、认证等业务“掌上办”“指尖办”。另一方面,正视“数字鸿沟”问题,推广使用具备“无感认证”功能的便捷设备,让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也能轻松完成生存认证,确保线上服务的“最后一公里”温暖可及。

三、服务下沉:从“被动响应”到“主动感知”,架设民心桥梁。强化乡镇、村(社区)两级社保服务平台标准化、规范化建设,确保服务场所、人员、设备、网络、经费“五到位”。将高频、简易业务权限充分下放至基层平台,打造群众家门口的“社保便利店”。加强对基层经办人员的常态化、专业化培训,提升政策水平和实操能力,使其成为服务群众的“排头兵”。

四、质效双升:从“规范操作”到“暖心体验”,追求卓越品质。细化服务标准、操作流程和文明用语,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和风险防控体系,运用大数据比对等手段加强基金监管,确保业务“零差错”、基金“零风险”,以规范筑牢信任基石。在服务中注入“山丹温度”。工作人员秉持“微笑服务、耐心解答、首问负责”;对待特殊群体,给予更多尊重、理解和关怀。让群众在每一次业务办理中感受到尊重和温暖,真正实现服务品质升华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山丹县社保中心通过这一系列有力度、有精度、有温度的组合拳,不仅疏通了服务群众的“末梢神经”,更激活了社保惠民的“源头活水”,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项 重大 民生工程扎实地做到群众心坎上,绘就了一幅“老有所养、老有颐养”的幸福山丹新画卷。未来,山丹将持续深化服务创新,让“古韵山丹·暖心居保”的品牌底色更亮、成色更足。山丹县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 何丽珊

友情链接

主办: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: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

陇ICP备12000199号-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:6207250003

Baidu
map